從“糞火油燈”到“彩電冰箱”,從“風沙泥濘”到“整潔美麗”,從“看天吃飯”到“坐收紅利”……隨著電網央企加快推進“井井通電、小城鎮電網改造、村村通動力電”三大任務,一根根電線正在引發鄉村巨變。
解民憂:銀線迢迢送福祉
11月末,海拔4500多米、雪山環繞的西藏拉薩尼木縣帕古鄉彭崗村水庫之畔,43歲的牧民仁增桑吉,用電爐煮上熱騰騰的酥油茶,和妻子圍坐電視機前。屋外凜冽寒冬,屋內卻暖意濃濃。
就在兩個多月前,這里還過著“糞火油燈”的無電生活。前來幫扶的國家電網江蘇徐州供電公司在峭崖陡壁上立桿架線,新建8.6公里線路,終于把電帶到仁增桑吉等三戶牧民家中。“就像做夢一樣。”仁增桑吉滿懷感激地說。
據國網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張薛鴻介紹,拉薩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完工后,七縣(區)農村都將遠離缺電之苦,供電質量大幅提升。
2016年,為解決農村供電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黨中央、國務院部署了“十三五”期間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。截至2017年9月末,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攻堅克難、快速行動,提前完成“兩年攻堅戰”,廣大農村地區電氣化水平大幅提升。
廣東湛江遂溪縣洋青鎮古村西村,1600多人基本都靠種植為生。盡管當地建了四口農田機井,但靠柴油發電機抽水,耗費高、用人多,很不方便。今年6月南方電網廣東公司給機井通上了動力電,400多畝地都鋪上了軟管,源源不斷的清水澆灌著一片綠茵。
村民徐庭指著自家香蕉樹說:“以前就怕旱災,種什么都要左思右想,現在機井通了電,真是種地不慌,灌溉不愁了。”據估算,今年該村村民平均年收入將增長3萬至4萬元。
“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不僅要滿足農民生活用電需求,還要解決生產用電問題,這是電力行業提升供給質量的重要內容。”南網公司計劃發展部副主任劉巍表示。
惠民生:通電一夜跨小康
河南蘭考縣,這兩年經過農網升級改造,農村供電緊張和可靠性低的狀況得到根本改善,有力推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奔小康。
蘭考東壩頭鄉張莊村村民閆春光告訴記者,3年前,他們一家六口年收入不足7000元。2014年,自己建起蛋雞養殖大棚,可電壓不穩、時而斷電問題造成了不小的麻煩。
“處處都要用電,哪怕停一兩個小時電,雞就會打蔫兒。現在好多了,改造后再沒跳過閘。”閆春光打開養雞場的電動卷簾門,刀閘一合上,上料機、除糞機、通風機轟鳴著開動起來。
如今,他不僅摘下了“貧困戶”的帽子,還初步實現了致富“小目標”。2016年,養雞場純收入達20萬元。
據了解,去年以來,國網蘭考供電公司共新建、改造10千伏線路超737千米,全縣81個中心村全部完成電網改造,戶均容量不低于2.5千伏安。
國網公司專職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說,農網改造升級大幅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,助力農民增收節支,為農村經濟繁榮發展注入了新動力;同時還有效拉動了社會投資和消費,為國民經濟穩增長提供了新引擎。
聚民心:樂享電力新生活
小康離不開電,新時代、新生活更離不開電。
得益于農網改造和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的實施,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,曾經的貧困村民一步邁入現代化,坐擁“共享經濟”新成果。
年近七旬的村民陳澤申說,自己在老房前裝了一座光伏電站,每個月都有3000多元穩定收入;搬遷的二層別墅電器一應俱全,通過出租房間給旅游公司還能獲得分紅。
走進貴州遵義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,綠蔭蔥蔥、繁花似錦,黔北民居依山而建。村民母先才坐在自家陶藝館里制作陶器。貨架上精美的花瓶、動物擺件等,不時引來游客駐足觀賞。
有了電力的堅實保障,花茂村近兩年新增農家樂27家、鄉村旅館42家、特色小吃店28家。村民坐在家門口就可以賺錢,外出務工人員、甚至大學生紛紛返鄉,昔日的偏遠山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富饒和繁華。
截至9月末,國家電網、南方電網共完成投資1630.2億元,實現年初計劃的99.4%;全國159.6萬個機井完成通電,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實現平原地區機井用電全覆蓋;近8萬個自然村通上動力電,受益人口超過1.56億人。
“這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成果,生動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。”王延芳表示,下一步,國網公司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,圍繞全力服務鄉村振興、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戰略,持續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,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靠保障。